12月17日上午,我校2024年第25期(总第109期)“蓉江论坛”开讲。本次论坛的报告人分别为基础医学院何天生博士和药学院胡斌博士,论坛由科研中心黄启同博士主持。
何天生博士的报告题目为“E3泛素连接酶RNF128调节IL-6与IL-3信号转导影响炎症活化的机制研究”。肠道免疫系统通过不同分子精细调控免疫稳态,免疫失调会导致炎症性疾病或肿瘤的发生。RNF128属于E3泛素连接酶,参与调节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发展,而其在肠炎及CRC的作用尚不清楚。何博士课题组研究发现,Rnf128-/-小鼠对DSS高度易感,小鼠腹泻、便血更严重,体重下降更明显。同时也发现,RNF128能结合IL-6受体IL-6Rα与gp130,增强IL-6Rα与gp130的K48泛素化修饰,并促进其降解,最终抑制肠炎及CRC的发展。另外,该课题组还发现RNF128能靶定IL-3Rα,促进了IL-3Rα的K27连接方式的多泛素化,影响LPS诱导的小鼠败血症的肾组织炎症水平。该研究首次揭示RNF128作为IL-6与IL-3信号的新调控因子及其作用机制,为炎症性疾病及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标。

胡斌博士的报告题目为“大蒜地上部分降血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大蒜为百合科半年生草本植物,以鳞茎入药,是著名的药食两用植物。大蒜成熟采收时只切取地下鳞茎,地上部分直接扔弃,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开发利用大蒜地上部分的资源,胡博士课题组对大蒜地上部分的降血脂作用及其物质基础进行了系统研究。高脂血症小鼠实验结果表明,大蒜地上部分对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中正丁醇组分降血脂效果最强,进一步对正丁醇组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得到81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了75个单体化合物的结构,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苯丙素类、苯乙醇苷类、酚苷类、烷类及其糖苷类等成分。该课题组通过细胞实验侧重追踪了生物碱类成分的降脂活性。

本次论坛吸引了药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科研中心、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心脑血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部门教师和研究生们的积极参与及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