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仪器基本信息
仪器型号:STELLARIS
生产厂家:Leica
购置时间:2023-6
所属技术服务部:形态学实验技术服务部
放置位置:科技大楼204 共聚焦显微镜室
管理人员:缪丹 15605181877 孙友 15056859175
仪器应用:可清晰显示细胞内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精细结构,以及细胞骨架(微管、微丝)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例如,通过荧光标记肌动蛋白,能实时观察细胞迁移过程中骨架的重组。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结合共聚焦成像,可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信号通路中蛋白的结合与分离),或特定分子(如离子、核酸)在细胞内的时空分布。通过时间序列扫描,记录细胞分裂、胞吞胞吐、凋亡等动态过程,生成三维动态影像,揭示细胞活动的机制。
二、仪器操作流程
一)开机
1、开机顺序:依次打开共聚焦控制单元左侧上方的“POWER”、“LASER”、两个按钮,将“Emission”上的激光开关钥匙旋至“ON”。(开机顺序为1→4)
2、电脑进入操作系统界面后,双击电脑桌面“LASX”图标启动共聚焦操作软件。
3、系统自检完后,进入LASX操作界面,点击界面最上方“Configuration”按钮进入配置界面→点击左边“Laser Config”按钮→打开所需激光(OFF→ON)。
二)图像采集
1、显微镜镜下观察样品、寻找拍摄目标。可通过显微镜前的触摸屏对物镜切换、观察方式切换等进行控制。
2、使用Dye assistant 选择所需的染料,拍摄方式选择最后两个中的一个。
3、点击“Fast live”进行图像预览,点击该按钮右侧的圆点可进入“Fast live”的参数设置界面,可设置预览时扫描分辨率(Format),扫描速度(Frequency)等。
4、在预览的状态下,选中某一个Setting,对该序列中的图像通过调节Control panel 中的Smart Gain,Smart Intensity 等设置拍摄参数。Format选择1024x1024或更高的扫描分辨率;Speed处选择400或者更慢的扫描速度。点击软件下方Start,进行图像拍摄。
三)Z轴层切
1、XYZ扫描模式为默认采图模式。
2、设置采图参数,方法同前。
3、点击“Live”进行图像预览。用Control panel的“Z-Position”旋钮调节z轴至层切所需的起点,点击“Begin”上方的黑色箭头定义层切起点(箭头变为红色表示已定义);调节z轴至层切所需的终点,点击“End”上方的黑色箭头定义层切终点。
4、点击“Stop”终止图像预览。
5、此时xyz层切菜单中显示的“z-step size”(相邻两个光切面的间距)和“Nr.of steps”(层切数目)为系统的优化值(“system optimized”)。也可点击“Nr.Of steps”左侧的按钮,然后对相邻光切面间距或层切数目进行自定义。
四)时间序列成像:
1、在“Acquire”菜单栏的“Acquisition”中选择xyt扫描模式后,将出现xyt扫描菜单。
2、设置光路参数,方法同前。
3、定义“Time Interval”,即采集相邻两帧图像所需的时间间隔,也可选择最小值“Minimize”。按采图需要选择“Acquire until stopped”、“Duration”或“Frames”。“Acquire until stopped”,则图像将持续采集,直至手动终止。若选择“Duration”,可定义采图所需的总时间。若选择“Frames”,可定义所需的图像帧数。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和扫描线速度,点击“Start”进行时间序列图像的采集。
五)LIGHTNING 超高分辨率成像
在“Acquire”界面下,在左上角处点击“STELLARIS”,在下拉菜单中选择LIGHTNING LIGHTNING 界面:在Mounting medium 处选择样品的封片剂。设置光路参数,方法同前。点击 Start experiment 进行图像采集
六)保存图像及导出
1、图像文件的操作:
“Acquire”的“Open projects”下显示采集的所有图像文件名称,右键点击图像文件名,可进行多种操作。点击“save project”,原始文件保存格式为.lif,只能通过LeicaX软件打开。
2、图像文件的输出:右键点击图像文件名,选择“Export”进行图像输出,可输出成图片(.tiff 或.jpeg),三维或多维图像还可输出成电影(.avi)。
七)关机
保存已采集的图像。关闭所有激光。若使用过油镜,需用无水乙醇清洁镜头。关闭LASX软件,关闭电脑。在共聚焦控制单元处,先将钥匙旋转至“off”。关闭“Laser”和“Power”开关。
三、仪器注意事项
1、根据样品类型和观察需求选择物镜:高倍物镜(如63×、100×)用于精细结构,低倍物镜(如 10×、20×)用于大范围定位。
2、物镜需与盖玻片厚度匹配(如油镜需使用专用immersion oil,避免干镜用油或油镜干用,以防损伤镜头)。
3、更换物镜前需降低载物台,避免镜头碰撞样品或载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