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共享 > 仪器设备操作流程 > 正文

Y迷宫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7-15 】

一、仪器基本信息

仪器型号:Morris

生产厂家:Noldus

购置时间:2017.10

所属技术服务部:行为学实验技术服务部

放置位置:动物楼304室

管理人员:旷策嫣 1837972320

仪器应用:检测工作记忆与参考记忆(需动物记住已探索的臂和目标臂位置)。用于前额叶皮层功能研究、记忆缺陷模型(如衰老动物)评估。

二、仪器操作流程

1、实验前准备

1)装置检查:

Y 迷宫由 3 个等长的臂(通常每臂长 30-40cm、宽 5-10cm、高 15-20cm)组成,呈 120° 夹角,无明显差异(部分实验中可设置不同标记区分臂,但自发交替实验中需保持三臂外观一致)。

检查各臂连接处是否平滑(无卡顿或缝隙,避免动物爪子被卡),整体放置平稳(无晃动),清洁各臂表面(无粪便、异味),必要时用75% 酒精擦拭后晾干(去除残留气味)。

确认摄像设备(位于迷宫正上方)和分析软件,确保镜头覆盖三臂及中央区域,可清晰追踪动物活动轨迹,提前校准臂的划分(软件预设或手动标记)。

2)环境及动物:

实验环境保持安静、光线恒定(50-100 lux,避免强光应激),周围环境布置固定(如墙壁标记一致,便于动物空间定位),实验人员穿单色衣物。

实验前将动物转移至实验室,适应环境30 分钟以上,实验时间固定(如上午 9:00-12:00),避免昼夜节律影响;同一批实验动物体重、年龄相近,排除健康异常个体。

2、实验操作步骤

1)放置动物:

戴一次性手套,轻柔抓取动物,将其放在迷宫中央区域(确保四肢均在中央,不偏向任何一臂)。

放置后立即后退至观察区(远离迷宫,避免干扰),同时启动摄像设备和计时器(实验时长通常为8-10 分钟,或记录动物进入臂的次数达 20 次以上)。

2)实验观察与记录:

动物自由探索三臂,软件自动记录其进入各臂的顺序、次数及停留时间。

定义“有效进入”:动物四肢均进入某一臂(仅头部进入不计);“交替行为”:连续进入三个不同的臂(如 A→B→C、B→C→A 等,记为 1 次有效交替)。

实验期间不干预动物,若出现异常(如动物长时间停留在中央区、攀爬臂壁),仅手动记录,不中断实验。

3)实验结束:

计时结束或达到预设进入次数后,用镊子取出动物,放回原饲养笼。

立即用75% 酒精擦拭三臂及中央区,清除尿液、粪便,晾干后进行下一只动物实验(避免气味残留影响后续动物探索)。

3. 数据处理

核心指标通过软件计算:

总进入臂次数:动物有效进入各臂的总次数(反映活动度)。

交替行为次数:连续进入三个不同臂的次数。

交替率:(实际交替次数/ 最大可能交替次数)×100%,其中 “最大可能交替次数 = 总进入次数 - 2”(如总进入 20 次,最大可能交替次数为 18)。

交替率越高,说明动物工作记忆越好(能记住已探索的臂,优先选择未探索的臂)。

4、电脑操作步骤

可参照水迷宫的设置步骤,具体参照实验操作手册进行,需要可咨询负责人。

三、仪器注意事项

1、装置控制:三臂需无差异(除标记外,颜色、纹理一致);避免实验者站在某一臂前方(动物会因趋避性偏向对侧臂)。

2、动物状态:测试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避免疲劳,减少随机进入);总进入次数<10 次的动物需排除(活动量过低,无法评估记忆);同一批动物的适应时间需一致(均为 5 分钟)。

3、交替率判断:连续进入同一臂(如 A→A)不计入交替;若动物在臂内停留超过 30 秒,再次移动时计入新的“进入”(避免短时间折返干扰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