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进出屏障系统繁育室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维护屏障系统繁育室内环境稳定,不被污染。
2.适用范围:所有进出屏障系统繁育室的人员。
3.责任人:实验动物生产部责任管理人和动物饲养工作人员。
4.程序:
1)不带首饰等影响(或不利于)消毒和实验操作的一切物品进入屏障系统。
2)填写人员进出记录表。
3)打开人员通道(一更、缓冲、二更)紫外灯消毒20分钟。
4)与消毒人员协作按相应的“进出屏障系统SOP”准备(打包、消毒、传递)进入屏障系统的物品、饲料、垫料、饮水等。
5)关闭紫外灯→一更,脱外衣、帽、裤、鞋袜→缓冲间,洗手、戴头套→二更,戴口罩、穿洁净服、洁净帽、戴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洁净走廊,开人员通道紫外灯消毒20分钟→洁净准备室,手消毒后从传递窗和灭菌柜取出消毒物品,准备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所需物品→洁净走廊→饲养室,按屏障系统操作程序或屏障系统IVC操作程序完成室内工作→洁净准备室、洁净走廊雾化消毒→饲养室,将笼具和废弃物移入污物走廊,闭门雾化消毒饲养室→污物走廊,将笼具、污物移入缓冲间,走廊雾化消毒→缓冲间,将笼具、污物移入清洗间,缓冲间雾化消毒,开缓冲间紫外灯→清洗间,根据废弃物种类分别按要求包装、存放、处理,清洗、晾干、消毒笼器具,清洗间消毒→一更,换上自身衣服,带出换下的洁净服返回,人员通道雾化消毒并开紫外灯杀菌→填写完整人员进出记录,离开。
人员进出屏障系统实验饲养观察室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维护屏障系统实验饲养观察室内环境稳定,不被污染。
2.适用范围:所有进出屏障系统实验饲养观察室的人员。
3.责任人:动物实验部责任管理人、动物饲养工作人员、实验人员。
4.程序:
1)不带首饰等影响(或不利于)消毒和实验操作的一切物品进入屏障系统。
2)填写人员进出记录表。
3)打开人员通道(一更、缓冲、二更)紫外灯消毒20分钟。
4)与消毒人员协作按相应的“进出屏障系统SOP”准备(打包、消毒、传递)进入屏障系统的物品、饲料、垫料、饮水等。
5)关闭紫外灯→一更,脱外衣、帽、裤、鞋袜→缓冲间,洗手→二更,戴口罩、穿洁净服、洁净帽、戴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洁净走廊,开人员通道紫外灯消毒20分钟→洁净准备室,手消毒后从传递窗和灭菌柜取出消毒物品,准备日常饲养管理以及实验所需物品→洁净走廊→实验饲养观察室、实验操作室,按屏障系统操作程序或屏障系统IVC操作程序完成室内工作→洁净准备室、洁净走廊雾化消毒→实验饲养观察室、实验操作室,笼具和废弃物移入污物走廊,闭门雾化消毒饲养室→污物走廊,将笼具、污物移入缓冲间,走廊雾化消毒→缓冲间,将笼具、污物移入清洗间,缓冲间雾化消毒,开缓冲间紫外灯→清洗间,根据废弃物种类分别按要求包装、存放、处理,清洗、晾干、消毒笼器具、清洗间消毒→一更,换上自身衣服,带出换下的洁净服返回,人员通道雾化消毒并开紫外灯杀菌→填写完整人员进出记录,离开。
动物进出屏障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维护屏障系统内环境稳定,不被污染。
2.适用范围:所有进出屏障系统的动物。
3.责任人:屏障系统责任管理人、动物饲养工作人员、实验人员。
4.程序:
1)填写动物进出记录表。
2)动物购入后,核对动物品种,许可证、质量合格证、品种品系相关资料,检查外包装是否完整。如果资料完整、符合要求则准备将动物进入屏障系统,否则,将动物退回生产单位。
3)动物进入屏障系统运行路线:带动物的包装盒→传递窗→洁净准备室→清洁走廊→动物饲养室。
4)包装盒表面消毒(消毒液擦拭或喷雾消毒)→开传递窗外门,将动物包装盒放入传递窗,传递窗内壁喷雾消毒,关传递窗外门→开紫外灯(20分钟)。
5)人员按SOP进入屏障系统,关闭传递窗紫外灯→开传递窗内门,取出动物包装盒→清洁走廊→饲养间,按要求分组、分笼,添加饲料、垫料、饮水,填写标示卡、日常工作记录→将包装盒和废弃物移入污物走廊,按相关SOP带出屏障系统。
6)动物移出屏障系统运行路线:将需移出的动物在屏障系统待发室包装→按相关SOP通过传递窗或缓冲通道带出屏障系统。
7)动物一旦移出即不得返回。
笼具、垫料、洁净服进入屏障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确保屏障系统内环境稳定,不被污染。
2.适用范围:所有进入屏障系统的物品。
3.责任人:屏障系统责任管理人、动物饲养工作人员、实验人员。
4.程序:
1)笼具与垫料的进入程序
已清洗并充分晾干的笼具,按需加入垫料→灭菌准备区→按高压灭菌SOP操作,把待灭菌笼具垫料放入灭菌锅,锅内压力1.1kg/c㎡温度121℃持续20分钟,灭菌结束,填写灭菌记录→洁净准备室,人员按相应SOP进入屏障系统,按高压灭菌SOP操作,从灭菌锅取出笼具垫料→洁净走廊→饲养室,按饲养管理程序更换笼具、垫料、饮水,填写日常工作记录。
2)洁净服的进入程序
已清洗烘干的洁净服,折叠整齐,单套包装,放入不锈钢篮中→灭菌准备区→按高压灭菌SOP操作,把待灭菌笼具垫料放入灭菌锅,锅内压力1.1kg/c㎡、温度121℃、时间20分钟,灭菌结束,填写灭菌记录→洁净准备室→二更无菌衣柜备用。
实验用品进出屏障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维护屏障系统内环境稳定,不被污染。
2.适用范围:进出屏障系统的不宜高压灭菌或有包装已灭菌的实验物品。
3.责任人:屏障系统责任管理人、动物饲养工作人员、实验人员。
4.程序:
1)不宜高压灭菌或有包装已灭菌的实验物品必须经传递窗进出屏障系统。
2)实验用品进入屏障系统:传递窗灭菌,开外门,仓内喷洒消毒液→实验用品进仓,喷洒消毒液→关外门,开紫外灯照射20分钟→洁净准备室,关紫外灯,开内门,取出实验用品,关内门。
3)物品传出屏障系统:传递窗灭菌,洁净准备室内开传递窗紫外灯,照射20分钟→开内门→物品进仓→关内门→开外门,取出物品→仓内喷洒消毒液→关外门。
辐照材料进入屏障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对需要进入屏障的辐照材料进行控制,确保灭菌过程标准2.有效,保障屏障系统稳定和实验动物安全。
2.适用范围:辐照饲料、辐照垫料
3.责任人:灭菌操作人员
4.程序:
1) 填写辐照材料领用登记表;
2)检查辐照材料包装情况;
3)在灭菌准备区,配置好所需消毒液;
4)开灭菌传递窗外门,窗内雾化消毒灭菌;
5)辐照材料传递:钴60辐照灭菌饲料:开传递窗外门,传递窗紫外灭菌或雾化消毒灭菌→在灭菌准备区,打开材料外包装,取出内材料包,表面擦拭消毒,或放入消毒槽中浸泡1分钟→开传递窗外门,饲料包进仓→关外门→传递窗紫外灭菌30分钟或窗内雾化消毒灭菌→洁净准备室,关紫外灯,开内门,取出饲料包,关内门→按屏障内SOP操作。
屏障系统动物饲养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保证实验动物生活环境符合标准,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效果,确保屏障系统内环境稳定,不被污染。
2.适用范围:屏障系统内和IVC系统的人员、动物、物品。
3.责任人:屏障系统、IVC系统责任管理人员、动物饲养员、实验护理人员。
4.程序:
1)进出:人员、动物、笼具、饲料、饮水、物品等分别按相应SOP进出屏障系统。
2)日常巡视:至少1次/日。饲养员巡视屏障系统和IVC系统动物饲养室,观察动物进食、饮水、活动状态是否正常,如有活动异常或死亡,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和实验人员,如发生动物群体性活动异常或死亡,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及时填写动物管理卡。
3)记录参数:屏障系统、IVC系统运行参数(温度20-26℃,湿度40-70%,压差20-25Pa),如不符合迅速通知相关责任管理人员或中心负责人。
4)添加饲料:清楚每笼动物每天饲料消耗量,观察饲料剩余量,剩余量不足一天消耗量时,按SOP规程添加,添加量以不超过三天消耗量为宜。
5)更换饮水:当饮水瓶内水量少于1/4时应及时更换,注意确保不漏水。
6)更换垫料:按SOP操作,小鼠笼1次/周,大鼠2次/周。
7)清洁消毒:清理室内垃圾,用消毒液擦拭笼架、工作车、工作台、地板等。饲养间定期进行空气雾化消毒,通道按活动情况进行空气雾化消毒和紫外灯消毒。
8)工作记录:填写日常工作记录、清洗消毒记录。
超净台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确保无菌操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效果,维护IVC系统内环境稳定,不被污染。
2.适用范围:所有使用超净工作台的人员。
3.责任人:所有使用超净工作台的人员和相关责任管理人员、。
4.程序:
1)人员(按相应SOP)→屏障系统、IVC系统→检查超净台(电源,通风、照明、紫外灯)→灭菌(关照明、通风,开紫外灯15-20分钟后关闭)→调节风力→台内无菌操作→废弃物分类包装→清洁保养,超净台擦拭灭菌→结束,关闭通风、照明、电源→填写记录,按SOP离开屏障系统、IVC系统→处理废弃物。
2)超净台空气过滤器更换原则上1次/年,或根据过滤器堵塞情况按需更换。
超净工作台的维护与保养
1.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定期拆洗初效过滤器,周期一般为3~6个月。
2.当正常调换或清洗初效空气过滤器后,仍不能达到理想的截面风速时,则应调节风机的工作电压(旋动旋钮),从而达到理想的均匀风速(新工作台始用时把风机的工作电压调整到80V~90V即可)。
3.当风机工作电压调整至最高点仍不能达到理想之风速时,要及时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一般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使用期限为十八个月。
4.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时,应注意型号规格尺寸的正确(原生产厂家配置),按箭头风向装置,并应注意过滤器的周边密封,绝对无渗漏现象发生。
IVC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效果,维护IVC系统内环境稳定,不被污染。
2.适用范围:屏障系统内与IVC相关的人员、动物、物品。
3.责任人:所有IVC系统使用人员、IVC系统责任管理人员、动物饲养员、实验人员。
4.程序:
1)新IVC安装、调试、消毒,确保每一个笼位符合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
2)人员(按相应SOP)→屏障系统饲养室→开超净台紫外灯,20分钟后关闭,并通风超净,填写使用记录、IVC参数→手消毒→笼盒消毒,从架上取下IVC笼盒,表面消毒液擦拭→超净台内,换饲料、饮水、实验操作,更换笼具、垫料→笼盒复位上架→IVC、超净台清洁、擦拭、消毒→退出,人员、换下的笼具、垫料、饮水瓶、废弃物等按相应SOP出屏障系统。
3)笼盒、垫料(按相应SOP)→屏障系统饲养室→上IVC笼架通风备用。
4)饲料、饮水、实验物品(按相应SOP)→屏障系统饲养室→表面消毒→超净台待用。
5)动物(按相应SOP)→屏障系统饲养室→手消毒→包装盒表面消毒→超净台→笼盒消毒,从架上取下备用IVC笼盒,表面消毒液擦拭→超净台内,将动物逐个移入IVC笼盒,加饲料、饮水→笼盒复位上架,填写标示卡→IVC、超净台清洁、擦拭、消毒→退出,人员、换下的笼具、垫料、饮水瓶、废弃物等按相应SOP出屏障系统。
IVC笼具的维护与保养
1. 主机的维护保养
1) 每月(或按运行1000 小时保养)清洗送风系统粗效,清洁百叶进风窗。
2) 每季度(或按运行5000 小时保养)清洗排风系统粗效。
3) 每年度(或按运行10000 小时保养)更换高效过滤器,如
设备的使用环境比较干净或在屏障系统内使用的,则可适当延长高效的使用寿命,2~3 年更换也可以。
4)高效过滤器更换须由生产厂家专业技术人员更换,更换后须重新检测技术指标。更换高效后第一次使用前须进行管道消毒灭菌。
2. 笼架的维护保养
1)依据使用情况及时清洗风管:卸下PVC 连接软管,将笼架推至室外,打开φ89mm 硅胶封盖和椭圆形管封盖,用压缩空气对管道内壁吹净。
2)及时更换排风口滤膜:打开笼盒,用手指扳手滤膜网格板锁扣,取下滤膜更换新膜。
3)及时清洗排风口过滤海绵(VN 型):拔出排风口海绵,用洗涤剂清洗晾干后重新装入。
4)更换生命气窗内滤膜:发现有破损或长时间使用后须更换此滤膜。
3. 笼盒的维护保养
1)清洗排风阀内滤料:将海绵芯取出,用手拍掉海绵芯上的粉尘;若海绵发黑,可用洗涤剂清洗,凉干后装上即可。
2)更换生命窗滤纸:在每次笼盒消毒后需更换相同型号滤纸。
3)更换笼盒进风静压仓滤纸:为防止管道粉尘进入笼盒产生污染,在笼盒进风口设置一个静压仓,并装上滤纸。